【核心提示】
●作風建設關系我們黨能不能長期執政、履行好執政使命,只有從政治高度充分認識其關鍵性和重要性,才能保證作風建設不偏離正確方向、始終保持強勁勢頭
●緊密關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老問題與新表現,深化整治工作,不斷完善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以強有力的監督執紀推動黨的作風持續向好
作風建設關乎人心向背、關乎事業成敗。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作風建設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鞏固黨的執政根基的內在要求,是應對風險挑戰、凝聚黨心民心的關鍵所在,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堅強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一體推進學查改上下功夫,把黨員干部個人查擺整改與組織查擺整改緊密結合起來,切實把作風硬要求變成硬措施、讓鐵規矩長出鐵牙齒,確保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持之以恒推進作風建設,著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頑疾,持續推動黨風政風向上向好,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凝聚強大動力。
強化政治引領 夯實作風建設思想根基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作風建設關系我們黨能不能長期執政、履行好執政使命,只有從政治高度充分認識其關鍵性和重要性,才能保證作風建設不偏離正確方向、始終保持強勁勢頭。
加強理論武裝是夯實作風建設基礎的首要舉措。各級黨委(黨組)應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列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干部教育的必備內容。通過強化體系化學習,促使黨員干部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改進作風的自覺性。各級黨組織需精心策劃學習活動,制定詳細計劃,保證學習的針對性與實效性。要創新學習方式,如舉辦專題講座、開展研討交流、利用在線學習 平臺等,激發黨員干部學習熱情,不斷提升學習成效。
嚴肅政治紀律是確保作風建設成效的核心要素。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衡量黨員干部政治立場和政治擔當的重要標準。必須堅決杜絕表面上服從黨中央決策部署,實際上卻打折扣、搞變通等行為,確保政令暢通無阻,以嚴明的政治紀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紀檢監察機關要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執行情況作為監督重點,加大執紀力度,對違規行為一經發現立即查處。要建立快速處置問題線索機制,提升辦案效率,形成有效震懾。
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在作風建設上具有風向標作用。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率先垂范,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決不要謀私利,決不要搞任何形式的特權,形成以上率下、層層落實的良好局面。領導干部要注重家風建設,管理好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在家風建設中走在前,以好家風涵養好作風。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心聲,了解實際情況,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轉化為日常習慣和行動自覺,更好踐行黨的宗旨。
聚焦作風頑疾 精準施策解決突出問題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背離黨的性質宗旨,是阻礙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的重大障礙。持之以恒推進作風建設,必須緊密關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老問題與新表現,深化整治工作,切實為基層減輕負擔,激發實干動力。
精準識別與對癥施治是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邏輯起點。要全面排查基層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如政策執行“一刀切”、督查檢查考核泛濫、文山會海新變種、數據造假、“指尖形式主義”等,形成問題目錄,實施清單管理,壓實整改責任,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各級黨組織需建立問題排查機制,定期調研檢查,及時梳理突出問題。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類整理,建立詳細臺賬,明確整改措施、責任人和時限,實行銷號管理。
推進基層減負增效是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關鍵路徑。要嚴格執行中央為基層減負的各項要求,減少文件會議、規范督查檢查考核,杜絕層層加碼、過度留痕、責任轉嫁等不合理現象,優化工作流程,加強資源、服務、管理向基層傾斜,使基層干部能夠全身心投入工作和服務群眾。要嚴格管控文件會議數量,提升文件會議質量和效率,防止文山會海干擾基層工作。要規范督查檢查考核,精簡考核指標和環節,避免多頭重復考核,切實減輕基層壓力。要建立基層干部激勵保障機制,為基層干部提供必要支持,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樹立注重實干實績的評價導向是糾正作風問題的有效策略。要改進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摒棄重“痕”輕“績”、留“跡”不留“心”等錯誤傾向,積極倡導務實苦干、擔當作為的作風,引導黨員干部聚焦發展任務落實工作部署,憑借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獲得群眾贊譽。要強化黨員干部日常管理監督,及時發現并糾正其工作中的偏差,培養正確的政績觀和價值觀,營造崇尚實干、注重實績的濃厚氛圍。
構建長效機制 鞏固作風建設成果
作風建設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需要將實踐中的成功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不斷完善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完善作風建設制度體系是構建長效機制的基礎工程。要注重各項制度之間的協同配合,打造有機聯動、高效運轉的制度矩陣。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制度建設的謀劃與研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相關制度,保障制度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同時,要強化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及時解決執行過程中的問題,持續優化制度體系。
強化制度執行力是保障作風建設成效的關鍵環節。要嚴格制度執行,防止出現“破窗效應”,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規行為絕不姑息,確保制度的權威性和威懾力。紀檢監察機關應將制度執行情況納入日常監督范疇,強化監督檢查力度,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和隨機抽查,及時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要對違規行為嚴肅追責,維護制度的嚴肅性。
推動制度創新是提升作風建設水平的動力源泉。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化等前沿技術助力作風建設,構建作風建設動態監測預警、線上監督舉報、問題線索高效處理等平臺與機制,增強監督管理的精準度和效能,減少作風問題的滋生空間。要建立作風建設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對作風問題的實時監測與動態分析。拓寬監督舉報渠道,建立便捷的線上舉報平臺,便于群眾反映問題線索。強化對作風問題線索的分析研判,提升線索處理的精準度和效率,確保監督執紀工作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嚴格監督執紀 形成正風肅紀強大合力
監督是確保權力規范運行的重要保障,嚴明的紀律是作風建設的紅線。持之以恒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必須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以強有力的監督執紀推動黨的作風持續向好。
細化日常監督是強化監督執紀的根基所在。要把作風建設情況融入日常監督工作,綜合運用談心談話、檢查抽查、受理舉報、列席會議等多種手段,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要聚焦關鍵節點、重點領域和重點崗位,強化警示提醒。紀檢監察機關要建立日常監督工作機制,明確監督重點對象、內容和方式,強化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管。要注重對監督情況的分析總結,及時發現并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避免小問題演變成大錯誤。加強對關鍵節點、重點領域和重點崗位的監督,提前預警潛在風險,保障監督執紀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推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是提升監督執紀效能的重要方式。要強化紀檢監察專責監督,促進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有機融合,拓寬群眾監督渠道。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與其他監督主體的協同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聯合檢查等工作機制,凝聚監督合力。要充分發揮群眾和輿論監督作用,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線索。要強化對監督工作的統籌協調,防止重復監督和多頭監督,切實提升監督效能。
嚴格執紀問責是確保監督執紀取得實效的重要手段。要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線索優先查辦、深入調查,深入落實“一案雙查”,對未有效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行為嚴肅追究領導責任。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推進風腐同查同治,對典型問題公開曝光,彰顯執紀必嚴的堅定決心。紀檢監察機關要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線索重點督辦,加快調查處理進度,確保案件辦理質量和效率,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
作風建設關乎黨的形象和國家事業成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廣大黨員干部必須保持對作風建設的清醒認知,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推動黨的作風建設常態長效。要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優良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向善向好,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引領形成正氣充盈的社會生態。(作者:張則鑫 系內蒙古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