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國務院部署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消息一經發布,便受到廣泛關注。免費學前教育不僅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更承載著國家對未來發展的深遠考量。
從2025年秋季學期起,我國將免除公辦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保育教育費,民辦幼兒園就讀兒童也將參照同類型公辦園標準減免。預計今年秋季學期將惠及約1200萬人左右,這無疑是一項兼具溫度與力度的重大民生舉措。
學前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起始階段,對兒童成長意義重大。長期以來,學前教育支出已成為家庭養育成本的“重頭戲”,尤其對一些經濟條件有限的家庭而言更是難以承受。如今,免費學前教育的實施,猶如一場“及時雨”,切實緩解了家庭壓力,也為孩子成長創造更公平的環境。
這一政策的意義不僅在于減負,更在于推動教育公平。過去,因家庭經濟差異,孩子在學前教育階段就已拉開差距。如今,無論貧富,每個孩子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平等享受學前教育。這不僅有助于縮小城鄉、區域和群體之間的教育差距,也為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奠定了堅實基礎。優質的學前教育能培養良好的習慣與能力,為孩子未來發展打下牢固根基。
好政策要真正落地,還需多方合力。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確保經費足額到位,并加大監管,保障教學質量不打折扣。幼兒園要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為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家長也應積極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共同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免費學前教育既是國家對民生的深切關懷,也是對未來的長遠投資。它承載著萬千家庭的希望,呵護著孩子們的成長。在這一政策的推動下,定會有更多孩子在溫暖而公平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奔向更美好的未來。(解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