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泉水蕩漾水波,成群的金魚在井口來回游蕩,在四子王旗吉生太鎮海卜子行政村,依托小流域治理整治的代青井林場,如今已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我們充分利用有限資源,盤活閑置房屋、土地等,在小流域治理整治的同時,打造農文旅深度融合的美麗鄉村。”看著曾經廢棄的代青井變身今日的景觀公園,海卜子行政村支書劉建忠滿心歡喜。

近年來,四子王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將小流域綜合治理與鄉村振興、產業升級緊密結合,統籌推進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與農文旅產業培育,探索形成“治理一片流域、培育一個產業、富足一方百姓”的發展路徑。海卜子村正是這一旗域戰略的生動實踐。
海卜子村地處塔布河畔,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交通條件便捷,作為“區市兩級包扶振興示范村”,該村以種植玉米、馬鈴薯為主,通過引入內蒙古賽諾公司的高效肉羊生產體系和草地畜牧業管理模式,村里有效提高了羊肉生產量,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種養結合、以種促養”的農牧業生產模式。
“生活變好了,村容村貌也要加快步伐跟上,讓村民文明素養和精神生活不斷增強和豐富。”劉建忠時刻心系發展,堅持“創新”,做好“錦上添花”工作。2024年,通過爭取到的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海卜子村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如火如荼開始。工程實施后,全村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林草植被獲得有效保護,水土資源實現有效保護和利用,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顯著提升。據統計,項目區內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000公頃,累計治理程度達到87.6%;海卜子村生態小流域治理程度和林草覆蓋率將明顯提高。
海卜子村充分利用當地林地資源,發展林業經濟,將無樹和枯死林地補種再植元寶楓樹,此樹抗旱、耐寒、適應性廣,被列為國家儲備林建設和發展木本油料的重要樹種之一。與此同時,村里房前屋后、屋里屋外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實現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小流域內居民的水土保持與生態保護意識也普遍提高。

生態小流域建設,使海卜子村能夠保持有利于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增強區域性氣候調節能力和水分涵養能力,對生態良性循環起到積極作用,為發展生態觀光旅游、普及科普知識、群眾休閑度假提供了優質場所。
“我們增加了綠化、美化措施,種植園林綠化樹種,并增設涼亭、文化長廊等設施,為村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健身場所,使流域內景觀效應也得到了提高。”談及下一步建設,劉建忠說:“目前我們的村史陳列館正在建設中,后續沿著代青井林場周圍建設一處蓄水池,打造一處垂釣休閑勝地,為村集體1300畝高標準農田提供水源。同時,將果園也加緊補種和恢復,把海卜子村打造成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旅游村,讓農文旅融合發展成果惠及當地更多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