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明亮的教室傳來瑯瑯書聲,科學活動室里學生們正專注實驗,舞蹈室中少年的身姿輕盈躍動……漫步在烏蘭察布的校園,從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到精彩紛呈的社團活動,從綠意盎然的校園景觀到奮發向上的師生風貌,全市各級各類中小學、幼兒園20902名教師匠心耕耘,讓草原上的教育沃土綻放出新時代的蓬勃生機。
記者從烏蘭察布市教育局獲悉,全市現有專任教師20902人。其中,基礎教育教師19533人,中職教師1242人,特教教師127人,義務教育階段本科以上學歷教師占比達87%。全市357所中小學(幼兒園)構成完善的教育體系,包括164所幼兒園、95所小學、50所初中、29所普通高中、12所職業高中、2所中專及5所特教學校,共同承載著178966名在校生的教育需求,為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培訓機會多了,我很快就成長為骨干教師。”“如今全市教育環境越來越好,我不斷尋求教學突破的干勁也越來越強。”……這些來自一線教師的肺腑之言,正是烏蘭察布市教師隊伍建設的生動回響。
近年來,烏蘭察布市聚焦校長、教師、教研員三支隊伍建設,重師德揚師風,抓培訓提素質,納賢才強隊伍,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實施名校長培養工程,建成5個市級、8個縣級名校長工作室;與首都師范大學合作開展名師名班主任培養工程,組建27個市級名師(班主任)工作室,培養175名骨干教師;創新教研員機制,成立32個教研共同體,通過160對師徒結對和120次線上同步教研,促進專業成長。同時,師德建設成果豐碩,涌現出4名全國先進個人、5名教育部培養對象及8名內蒙古自治區名師名校長,24個集體和個人獲省級表彰,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現代化教室里,學生們正通過智能黑板與千里外的名師互動;鄉村學校的實驗室里,牧區少年第一次親手操作顯微鏡;課后服務時段,馬頭琴社團的悠揚旋律與機器人社團的編程鍵盤聲交織成趣……這些看得見的教育變化,不僅寫在烏蘭察布兒女的日常成長里,更凝結在一組組振奮人心的數據中。
96.8%的幼兒園毛入園率,讓草原娃娃的笑聲響徹校園;96.46%的普惠性覆蓋率,為千萬家庭卸下“入園難”的重擔;2000個新增優質學位,精準回應了家長對優質學校的期盼;2645名學子主動回籍就讀,用行動證明了家鄉教育的吸引力;13名清華、北大學子的捷報、90%的藝體專業上線率,讓多元成才的路徑在草原上清晰鋪展。
為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烏蘭察布市以系列精準舉措筑牢教育公平根基。目前,全市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穩定在99.8%,控輟保學動態清零。在資源配置上,構建集團化辦學機制,48個教育集團覆蓋129所學校,縣域覆蓋率達50%,城鄉教育資源實現共享;在教學改革方面,推行小班化教學,推進鄉村校園軟硬件雙提升;在服務保障層面,依托“蒙速辦”實現陽光招生“一網通辦”,以示范校引領深化“雙減”行動,強化課后服務與科學教育協同,切實減負增效;在深化區域合作中,北京市13個區與我市11個旗縣市區及市直屬學校簽訂教育幫扶協議,北京市102所學校(單位)與我市106所學校(單位)實現結對幫扶,建立起市級統籌、縣區對接、校際結對三級聯動機制,確保教育協作有序推進。
從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到義務教育城鄉均衡推進,烏蘭察布教育事業正以昂揚的姿態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烏蘭察布市教育局副局長劉淑敏表示,下一步,烏蘭察布市將深入落實京蒙協作“教育倍增計劃”,持續挖掘京蒙教育協作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新領域,加強師資交流、教研合作、人才培養、資源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協作。同時,積極培育中小學校對外交流品牌項目,同步開展滬蒙、陜蒙教育協作交流活動,通過構建全方位協同網絡,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崔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