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用做自媒體賺的錢,帶全村的老人去旅行!”連日來,河南女孩李福貴帶村里46位老人走出大山去旅游的視頻,持續走紅各大網絡平臺。
鏡頭里,很多從未離開過村子的老人們精神矍鑠,笑容燦爛;旅途中,處處流動著溫暖與善意,讓人看到了幸福最本真的模樣。李福貴生長在農村,她走村賣貨并用短視頻記錄分享鄉村生活。這些生活場景沒有精致腳本,沒有吸睛妝造,也沒有炫酷轉場,只有阡陌交通中的泥土芳香,雞鳴犬吠里的人間煙火。但就是這樣的日常分享,讓李福貴紅了,抖音粉絲超千萬。
李福貴的紅源于她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李福貴的人生劇本,并沒有一個稱心如意的開篇:父親有智力缺陷,母親生活無法自理,五六歲就開始學做飯洗衣服,中專畢業撒傳單、端盤子、賣燒烤。奶奶去世后,她獨自扛起一家四口的生計。從推車賣煎餅、賣豆腐,到后面漸漸擴大“經營范圍”,開始走村賣貨。2024年起,她把日常拍成短視頻,鏡頭里的真摯互動讓人暖心動容,讓她逐漸成為擁有千萬粉絲的網紅博主。就像扎根貧瘠土地卻依舊追逐陽光的向日葵,她用自己的樂觀堅韌硬把一手爛牌打成王炸。
李福貴的紅源于她淳樸真誠的待人風格。李福貴靠走村串戶做小商販“淘金”,掙的都是毛利潤,但帶給留守山村老人的卻是一種“閨女情”。幫失明母親梳理發辮,替獨居老人晾曬麥子,用繪制布景為聾啞爺爺合成與天安門的合影,幫不會用手機的老人打電話……村里老人豎起大拇指夸她是自家閨女。現在,等待李福貴的到來,已成為村里老人的一種習慣。她那一聲聲“打——豆腐的來啦”的清脆吆喝,劃破山村的沉寂,慰藉著一顆顆孤寂的心,溫馨而溫暖。
善意總是雙向奔赴的。李福貴的眾多視頻中,有一個賣桃的場景尤其讓人印象深刻。李福貴賣桃路上三輪車壞了,陌生阿姨主動幫她看桃,還把電動車借給她去找修車師傅;因為只是小問題,師傅修好后并沒有收她的修車費;當買桃顧客圍了一大圈時,一位大爺自動當起了收銀監督員,說“這賣桃的不容易,都自覺點”;還有人問她喝水不,也有人給她拿來了肉包子……這些讓李福貴覺得“這里的人都很好”。
“人家對自己好,也得對人家好,我想成為能照耀到別人的人。”李福貴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她拿出自己掙來的辛苦錢,帶著46位老人去鄭州旅游,聽大戲、吃大餐,像極了鄰家小姑娘初長成,領了第一個月的工資,帶爺爺奶奶出去走走看看,幫他們實現一輩子的心愿。
如今,李福貴將破舊的貨三輪開成了人生鎧甲戰車,她就像泥濘中的向陽花,感動了家鄉的父老,也讓我們看到當代年輕人堅強不屈、奮斗不止的模樣。(李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