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潮頭立,風勁好揚帆。從“草原駝隊”到“鋼鐵駝隊”,從“資源輸出”到“創新輸出”,內蒙古的實踐證明,開放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蒙古國的羊絨制品與俄羅斯的休閑食品比鄰而居,會跳舞的機器狗、能互動的機器人與無人駕駛激光除草機器人、無人配送物流車相映成趣……在前不久落幕的第五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上,這樣的場景比比皆是。從官產學研交流活動到國家向北開放經貿商洽會,從婦女發展合作交流活動到豐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動,國內外嘉賓和參展客商通過多種方式凝聚各方共識、拓展合作路徑、增進交流互信,中蒙博覽會已成為中蒙俄及更多國家和地區深化合作的重要平臺。
自2015年舉辦第一屆以來,中蒙博覽會已走過十個春秋。十年來,中蒙博覽會從區域經貿平臺躍升為輻射東北亞、聯動“一帶一路”的國際性盛會,為內蒙古對外開放注入強勁動能,也映照出內蒙古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生動實踐。十年來,博覽會吸引40余國、超8000家企業、近4萬名客商參與,簽約項目近600個。從蒙古國的煤炭資源通過口岸落地加工,到滿載油菜籽、燕麥等產品的中歐班列直接開進園區,從內蒙古二手車出口拍賣平臺在蒙古國上線,到中蒙兩國簽約生態項目聯合攻關生態治理,十年間,雙向奔赴的合作共贏在不斷深化和擴展:內蒙古口岸貨運量從2015年的6500萬噸提升到2024年的1.2億噸,中歐班列累計通行超5萬列,這些數據是內蒙古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最有力、最精彩的注腳。
開放帶來進步,合作才能共贏。近年來,內蒙古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與俄蒙、中亞、非洲、南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在互聯互通、產業協同、貿易便利化等領域不斷突破。二連浩特—扎門烏德跨境經濟合作區,AGV無人駕駛車輛穿梭往來,實現“讀秒”通關;甘其毛都口岸,第二條中蒙跨境鐵路的建設正如火如荼;4200多公里邊境線上20個對外開放口岸、40余條國際航線,織就了一張貫通亞歐的物流網絡……一項項亮眼成績的背后,是內蒙古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和不斷擴大的“朋友圈”,北疆大地正以更主動的姿態擁抱開放浪潮。
內蒙古的開放底氣,源自獨特的稟賦條件。內蒙古內聯八省區、外接俄蒙,既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核心節點,又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門戶。依托顯著的區位優勢,內蒙古正充分釋放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牽引和輻射作用,構建起內外聯動、大進大出、八面來風的對外開放新格局。除了區位優勢,內蒙古還擁有豐富的能源、農牧業和礦產資源,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形成了資源互補、產業聯動的特色路徑。
開放從來不只是簡單的貨物流通,更是人心相通的雙向交融。在第五屆中蒙博覽會文化交流項目“相約中華 遇見青春”中蒙Z世代青年音樂夏令營中,中蒙兩國青年歡聚一堂,共話未來;內蒙古文旅部門打造的“千車萬人”中蒙跨境自駕游品牌、“萬里茶道”跨境自駕旅游線路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蒙古國游客前來參與和體驗;“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自2019年啟動以來,已成功為蒙古國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645例……這些文化交流、跨境旅游、公益幫扶等領域的中蒙民間互動實踐,不僅是為兩國人民搭建溝通橋梁、傳遞溫暖關懷的具體行動,更是雙方以心換心、深化彼此認同、筑牢友好情感紐帶的生動寫照,為經貿合作奠定了深厚的民意基礎。
開放潮頭立,風勁好揚帆。從“草原駝隊”到“鋼鐵駝隊”,從“資源輸出”到“創新輸出”,內蒙古的實踐證明,開放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內蒙古在開放合作的道路上加速奔跑,每一步都涌動著蓬勃的活力、燃燒著奮進的激情,每一步都匯聚著向上的力量、升騰著未來的希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征程中,內蒙古必將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繪就更加壯闊的發展畫卷,讓北疆大地在開放浪潮中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袁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