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創新建立“村居吹哨”未訴先辦機制,在12345熱線平臺開發專屬功能模塊,村(社區)書記可隨時對需要部門處理的事項“吹哨”,市區兩級職能部門及時“應哨”處置,推動基層主動發現并解決問題,走出了一條有效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的路徑。
在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村居吹哨”未訴先辦機制以“吹哨”指揮棒構建起“部門圍著基層轉、基層圍著群眾轉”的基層治理新格局,這種創新實踐,不僅讓基層治理更精準、服務群眾更高效,更激活了基層發展的內生動力,也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作風轉變的成效。
顯然,這一機制的導向精準對接了群眾生活痛點,將服務送到家門口。從3天維修更換小區老化健身器材,到10天完成老舊小區線路改造,再到兩周內為“三無”社區安裝路燈,維修和增配監控和公廁設施,這些實實在在的服務不僅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增強了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當居民的實際需求得到滿足,基層治理便有了最堅實的群眾基礎。
“村居吹哨”未訴先辦機制也打破了部門之間的壁壘,實現了政策、資源、要素向基層的傾斜和流動,通過精準明晰事權責任,清單化管理推動基層從“無限責任”向“有限責任”轉變,基層治理從“被動等待”向“主動響應”轉型,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高效利用,有效減少了部門之間的推諉扯皮,為基層減負賦能,讓基層干部有更多精力走家串戶、服務群眾。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暢通基層治理的“最后一米”,一次次的“吹哨”打開了基層治理一個個小切口,將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打造成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我們為呼和浩特的這一務實舉措擊掌點贊!(李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