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氣勢如虹、威震寰宇,高燃的九三閱兵,讓每個國人熱血沸騰。大屏前頻頻駐足,小屏前一刷再刷,這些天,全國似乎時時處處都是“觀禮臺”,太多人臉上洋溢著相同的興奮與自豪,反復回看、津津樂道,被網友稱為中國人專屬的“同屏共振”。
——據《北京日報》
銳評
祖國日益強大,人民共享榮光。14 億多人的“同屏共振”,對家國大事的關心關注,本身就是我們最堅固最熱血的精神長城。
02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通知,組織開展工業文化資源摸底調查,建立全國數據庫并實行動態管理,系統掌握工業遺產、工業主題展覽展示場館、工業旅游目的地、工業版本、工業文化資源集聚區等 5 類資源家底。這是工業文化由碎片化登記走向體系化管理、由名錄統計走向常態化供給的關鍵一步。
——據《光明日報》
銳評
摸底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把散落在廠區與檔案里的工藝與故事重新“點亮”,讓工業文化遺產在當代生活中“活起來”。
03

根據鐵路部門規定,9 月 30 日之后,紙質報銷憑證將全面停用,由電子發票取代。近日,“紙質火車票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不少網友發起一波回憶殺,紛紛曬出自己的紙質火車票。紙質火車票的全面退出歷史舞臺,并非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更新,而是中國社會在效率、環保和服務理念上的一次顯著進步。
——據《北京青年報》
銳評
紙質火車票退場是為了更好地再出發。這一微小變化,反映出社會整體運行模式的優化升級,也將改善每位旅客的出行體驗。
04

中國好物圈粉海外的方式,越來越多了。今年夏天,中國廠家創新生產的移動分體式空調,安裝簡單、不用打孔,既契合建筑保護需要,又引領環保節能潮流,讓許多原本并不熱衷于買空調的歐洲人提高了購買意愿。與此同時,“中國購”持續升溫。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國內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及退稅金額同比分別增長94.6%和93.2%。
——據《人民日報》
銳評
海外的“中國造”與入境的“中國購”同樣火熱的背后是中國品牌過硬的質量、超高的性價比和逐步建立起的美譽度。
05

近日,一段監控視頻刷屏全網:畫面中,一年輕小伙拉著行李箱在飯店門口徘徊許久,待店內客人漸少終鼓足勇氣點了一份“2號餐”,老板娘便默契地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飯菜。小伙口中的“2號餐”,即店主向暫時生活困難者提供的免費愛心餐。“2號餐”“八迎湯粉”“A套餐”“單人套餐”......各式各樣的點餐“暗號”傳遞著同一份樸素心意——“有困難,我幫忙”。
——據《南方日報》
銳評
一份份“暗號餐”里,有暖也有光。把愛傳遞下去,愛便綿延不絕。
06

口渴難耐,扭開瓶蓋發現“再來一瓶”的驚喜,那份開懷暢飲與開心兌獎相互交織的心情,你是否記憶猶新?如今,“再來一瓶”卷“碼”重來。驚喜之余,不少消費者發現,瓶蓋里的驚喜變得有些陌生。油墨字變成二維碼,中沒中獎不再一目了然,必須掃碼才能驗證。此外,“一元換購”“解鎖紅包”等新花樣,令消費者眼花繚亂。
——據《經濟日報》
銳評
“再來一瓶”卷“碼”重來,博得人心的關鍵更在品質與誠意。以好產品樹立好口碑,以真心實意回應消費期待,企業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評論員:哈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