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村排比賽現場。樊蘇文 攝
8月中旬,“大地流彩·和美鄉村”2025年“草原村排”業余排球大獎賽總決賽在內蒙古鄂托克前旗順利舉行。賽場上燈火通明,球員們配合默契,騰躍、扣殺;看臺上,觀眾的喝彩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59歲的牧民馬·呼格吉拉圖是“草原村排”發起人之一。他說,自己從小就喜歡看排球比賽。“后來,家里收入增多了,生活條件好了,空閑時間多了,我藏在心底的那個排球夢,就再次被喚醒了。”2018年,在馬·呼格吉拉圖所在的昂素鎮,牧民們組建起4支排球隊,大家自發舉辦了第一屆“團結杯”排球比賽,這形成了如今“草原村排”的雛形。
近年來,鄂托克前旗將“草原村排”精心培育成加強基層治理、服務農牧民群眾、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品牌。旗委牽頭成立村排辦,作為統籌賽事組織、場地建設、活動推廣的“總指揮部”;組織部門充分發揮黨組織紐帶作用,構建縱向聯動、橫向協同的組織體系;鎮村黨組織通過“集體投資+自籌資金”等模式,推進排球場地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全旗建設室外排球場77處、室內排球館7處。這些建在群眾“家門口”的場地,成為延伸黨組織服務、凝聚群眾的堅實紐帶。
白天務農、晚上打球已成為農牧民的新風尚。依托完善的場地設施,旗村排辦及各鎮村黨組織精心策劃豐富多彩的排球賽事。年均舉辦“青少年賽”“老年賽”“夫妻賽”“鄰居賽”以及“超級星期六”等主題的全民健身排球比賽超過400場。
總決賽現場,來自上海的排球愛好者宋達說:“我覺得‘草原村排’給了許多普通排球愛好者一個展示平臺。我希望這個賽事能越辦越紅火,以后有更多人在比賽場上試一試。”
中國女排原主教練郎平也是觀眾席上的一員。“去年我第一次來參加咱們‘草原村排’的時候,就被這里的氛圍吸引住了。”郎平說,在這里,自己感受到了農牧民朋友在打排球時散發出的開心、快樂和激情。“你能看到大家有發自心底的對排球的喜歡、熱愛。”
賽場內熱火朝天,賽場外煙火氣彌漫。各級賽事匯聚了周邊地區乃至更遠省份的人流,為本地農特產品、民族手工藝品提供了絕佳的展示和銷售平臺。
各鎮黨委牽頭整合奶食品、牛羊肉等特產資源,推廣“百村百味 前旗優禮”消費幫扶品牌,打造“城川誠禮”“印象昂素”等區域公用品牌,授權本土產品免費使用,統一包裝標準與品質管控,推動農特產品從分散經營向品牌化升級。
今年“村排”活動舉辦期間,鄂托克前旗累計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旅游收入達3200萬元,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文旅+體育”發展之路。(樊蘇文 曹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