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人員查看單株馬鈴薯產量。

參會人員觀摩了解國家級綠色高產高效玉米示范區。周衛兵 攝
9月8日至9日,由烏蘭察布市農牧局主辦的“2025年全市大面積單產提升和科學施肥培訓會”舉辦。來自全市各旗縣農牧系統代表及企業代表共50余人參加活動,通過現場觀摩、技術培訓和交流研討,共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新路徑。
期間,與會人員進行實地觀摩。在豐鎮市黑土臺鎮南瓦窯村國家級綠色高產高效玉米示范區,“看禾選種”“看苗選肥”、栽培模式對比試驗等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通過試驗,玉米畝均增產10%以上,生產成本下降5%以上;在察右前旗三岔口鄉南六洲村自治區級馬鈴薯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區,展示了“五統四控三提兩增”先進技術模式,重點示范全程機械化新裝備、高壟滴灌和馬鈴薯病蟲害綠色防控農藥減施技術,通過標準化示范種植,制定技術模式,為農民提供最直觀的優質高效生產樣板,用于全旗推廣。隨后,與會人員來到科學施肥增效整縣制推進縣——涼城縣。在涼城縣麥胡圖鎮三合村示范區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與無人機“一噴多促”相結合并進行現場演示,無人機6分鐘完成20畝農田的葉面肥噴施,引得觀摩人員紛紛點贊。
培訓會上,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專家劉鑫以《科學施肥增效工作實施要點》為題,深入解讀了科學施肥增效未來的發展方向。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教授王富貴圍繞《玉米培肥密植精準調控技術》進行授課,結合本地氣候土壤條件,提出“兩改、一增、二保”的玉米高產密碼。
參訓人員紛紛表示,課程“接地氣、解難題”,授課內容緊貼生產實際,解決了很多田間地頭遇到的難題,為秋糧生產提供了及時指導。
會后,參會人員圍繞“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展開交流研討。(于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