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踏上講臺,滿洲里市第三小學高級教師孫瑞鑫這位黨齡23年的教育工作者以“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為信條,在教學、班級管理、支教與公益領域深耕三十年,用行動詮釋著師者的責任與擔當,成為師生與家長心中的“模范”。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孫瑞鑫始終以“學高為師”嚴格要求自己。她深耕教材教法,緊跟新課程標準,打造“活、實、新、趣”的課堂。在“雙減”大背景下,她不僅設計分層實踐作業、借助信息技術拓展學習空間,更把課后時光變成了學困生的“專屬輔導課”——每天放學后,她的辦公室總亮著一盞燈,桌上攤著學生的練習冊,手里握著鉛筆,耐心地為孩子講解錯題:“你看這道應用題,先找清楚‘總數量’和‘份數’,再畫個線段圖就明白了。”遇到基礎薄弱的學生,她會提前準備彩色卡片、實物模型,一點點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常常直到暮色漸濃,才陪著學生走出校園,還不忘叮囑“明天有不懂的,記得早來問老師”。多年的教學經驗也讓孫瑞鑫收獲了諸多榮譽,曾先后獲評呼倫貝爾市教學能手、自治區小學數學學科帶頭人等稱號。

除了日常課后輔導,孫瑞鑫還牽頭成立學校數學名師工作坊,主動分享教學經驗,帶動青年教師共同成長,多次承擔公開課與示范課,為區域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在日常教學的同時,孫瑞鑫還身兼班主任。秉持著“培養完整的人”的理念。她讓學生參與班級制度制定,通過主題班會、社會實踐培育學生品德;對單親家庭等特殊學生,她更是傾注加倍關愛。曾有一名內向的單親學生,數學成績落后,總躲在角落不說話。孫瑞鑫每天放學后單獨為他補課,從基礎計算到應用題思路,一點點引導。發現孩子喜歡畫畫,還特意用漫畫形式講解數學知識點,慢慢幫他找回自信。一學期后,孩子不僅成績提升明顯,還主動在課堂上舉手發言,臉上也多了笑容。她所帶班級多次獲評滿洲里市優秀班集體,2018年獲全國少工委“動感中隊”稱號,2023年再獲“全國紅領巾中隊”殊榮。
在工作之余,孫瑞鑫還經常帶領學生參與關愛孤寡老人、社區義務勞動等公益活動,用愛心傳遞溫暖。此外,孫瑞鑫主動投身支教,赴陳旗民族小學傳遞優質教育理念。在當地,她依舊保持著課后輔導的習慣,常常利用晚自習時間為牧區孩子答疑解惑。她還自掏腰包購置筆記本、彩筆等學習用品,獎勵進步的學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三十載春秋,孫瑞鑫始終堅持溫暖育人、科學施教,在新的征程上,她表示:“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不管有多少困難險阻,我必將砥礪前行,繼續做有溫度的教師,培養有溫度的學生,為滿洲里市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