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王利軍 實習生 安格旭)9月12日,一場跨越數千里的生命救援圓滿完成。來自巴彥淖爾市的“00后”輔警薛先生在呼和浩特市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種”,成為內蒙古第221例、巴彥淖爾市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去年夏天,薛先生在一次活動中得知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主動留取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入庫剛一年,他就接到了匹配成功的通知。“今年7月,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電話告訴我匹配成功了,我有點震驚,真沒想到這么快就匹配上了,這也是一種幸運吧!”薛先生說,“由于不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的過程,以為還是像以前一樣要抽取骨髓,所以一開始我母親很擔心,但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給我們詳細科普了捐獻流程,我們發現對身體沒有什么影響,就決定捐獻了。”
9月12日上午,薛先生在母親的陪伴下順利完成了捐獻。“我為我的兒子感到驕傲。”薛先生的母親馬女士說。
“整個捐獻過程沒有什么不適,感覺很好。”薛先生說,“作為一名輔警,為人民服務是我的職責。如今能夠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一命,我覺得很榮幸。”
據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與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等重癥血液病的有效手段。目前中華骨髓庫采用的是從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細胞的方法,即給捐獻者注射動員劑,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大量增生并遷移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的肘正中靜脈采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干細胞,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人體內的造血干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凋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干細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一到兩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可恢復到原來水平。

捐獻者薛先生